Skip to main content

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November, 2015

八通關古道行 Day 3:傳說中的大分山屋

某吊橋 第三天的預定路程據說是最難走的一段,那傳說中通往大分山屋的崎嶇山路,不過到多美麗十三里駐在所之前都還算好走,此駐在所規模很大,還有噴水池遺跡,人字形砌石駁坎很完整,做工很細(感覺要疊很久 …… )這天有陽光,地上鋪滿乾松針和樹葉,放下背包吃點東西,會讓人很想就地躺下睡個午覺,不過還沒來到難關,還是不要太放空比較好。 多美麗駐在所遺跡 駐在所保存完好的石頭階梯 多美麗駐在所駁坎 完整的舊酒瓶,棕色的上面有Sakura Beer字樣 我打定主意要認真跟著前面的人,並且只盯著那人的鞋子看,絕不東張西望,不回頭也不往前看,理由很簡單:看清楚大概就走不動了,後來證明這個決定非常正確,很多時候我都只想大叫呼喊走在前面的C,You've got to be kidding me!(人在很累跟喝醉的時候都會突然講起英文來......)我們之間的距離或許只有一公尺,但是那短短的一公尺大概也有將近一公尺的高低差,搭配石塊落葉崩土,到底是怎麼走上去的? C很鎮定,說妳要看路啊(我發誓我什麼路都沒看到),要找水鹿走過的路走,比較好走,山羊走過的路就不行,因為山羊很會爬山,山羊小徑可不是凡人能夠挑戰的,至於山豬,「有次我們要進來時,看到對面有一排山豬很喘地在爬山」,原來我是山豬組,忽然之間有了歸屬感,各位山豬請讓我加入,一起上氣不接下氣地走進去吧。 找路的山豬組新成員 陡坡還好, C 吩咐不要踩大塊又傾斜的石頭平面,因為不知道穩不穩,不穩的話也不知道會往哪個方向滑,我就這麼一路默念著「不要踩石頭」來到了溪邊,還來不及問真的是走這兒嗎,大家就開始涉溪了,如果新聞看得夠多,就會覺得台灣的溪流滿是算計陰險非常,重點是整個河床都是石頭啊,而且還是濕搭搭的石頭,不踩石頭難道要飛過去嗎?「要踩啊,小心踩」,滑倒的時候也要記得倒對方向噢,這是不是很深奧?簡直不是爬山,而充滿智慧的人生哲理。 不要踩石頭是吧...... 沒錯這裡也要走過去 大分山屋在望(萬綠叢中的小紅點) 大分吊橋 過了水不太深的溪谷在河床邊休息,再來呢?往上啊,往上再過吊橋就到囉,我繼續奉行只看前方一公尺的指導原則,終於走到大分吊橋的橋墩處,過橋就到了吧?「對啊,不過那段路走起來覺得好遠 …

八通關古道行 Day 2:護膝是人類的好朋友

霧濛濛的第二天 早上收拾完大約七點出發,第二天目的地是海拔 1620 公尺的抱崖山屋,穿長褲很難穿脫護膝,今天乾脆換上短褲,反正水蛭要咬人就是會咬,才不管你穿什麼,往好方面想,起碼穿短褲一被咬馬上就可以抓蟲,水蛭怕什麼?答案是綠油精,不過下雨的時候擦綠油精好冷,怕冷還是怕被咬,請自行斟酌。 十里駐在所下方的古道 不知名的菇一朵 十里駐在所遺址 酒瓶和破碎的陶瓷礙子 問題來了, 1620 公尺?大分不是海拔 1300 公尺嗎?此時我才知道,原本的八通關古道早就斷了,所以我們並不會一路沿著美麗的浮築橋跟平坦的古道走進大分,而是要先上行再下切,到這時候要回頭也來不及了, C 還一臉疑惑地說,奇怪我沒有告訴妳嗎?對!沒有!接下來只要遇到駐在所遺址(昔日日本警局)停下來休息,眾人都會笑嘻嘻地勸我上去看看,「去啦,反正妳很可能不會再來了耶」,我也就這麼卸下背包上去逛逛,看著石頭砌成的牆壁殘垣,地上堆疊著松針落葉,綠色褐色的空酒瓶有的完整有的破了,總讓人覺得時間好像從日治時代之後就停止了,在這座山裡,一切就這麼原封不動地慢慢流逝,被動地不增也不減。 18K最後訊號點 18K 是手機能收到訊號的最後地點,不過 3G 訊號不是很好(當然沒有 4G ),再進去就只有衛星電話能通。到抱崖的路才剛整修過,這一天走的小心翼翼但並不覺得勉強,起碼路跡很清晰,還算看得到路在哪裡,終於抵達抱崖山屋時也是滿身大汗,但總覺得霧氣繚繞好陰冷,完全不想碰水,煮麵吃過後就早早鑽進睡袋了。這天晚上的月光很好,深夜裡山谷的輪廓還是看得很清楚,半夜爬出來上廁所看著天空發呆,心想我究竟為什麼會在這裡呢?小腿上貼著酸痛藥布冰涼的叫人發麻,大腿感覺在兩天之內長出肌肉來了,出發前急忙去買直逼六千大洋的護膝果然是對的,畢竟地球只有一個,膝蓋只有兩個啊,沒穿護膝的話,兩條腿大概第一天就掛了吧。 夜裡的抱崖山屋平台 清晨的抱崖山屋平台

八通關古道行 Day 1:要不要去大分?

登山口一號橋由此去 大約從 2010 年比較常聯繫開始,就知道 C 常會去深山裡收搜集黑熊的研究資料,偶爾看照片聊上兩句, C 總是以「有機會可以一起去大分看看」作為對話結語,我想我從來沒有回答過好啊,直到今年初比較有空跟著跑了兩趟,一次逛到無需事先申請的佳心,一次在瓦拉米山屋過夜, C 宣布「我覺得妳應該走得到大分噢」,得到爬山技術可以跟山羊同組競技的 C 肯定,十月再度得知有跟上山當志工的機會,我就「傻傻地答應了(領隊評語來稿照刊)」。 佳心廁所外看板上的不知名飛蛾 出發前收拾裝備就是一場混亂,我知道去下雪的蘇格蘭該帶什麼,也知道去停水的墨西哥該帶什麼(兩個答案都是帶錢),但是海拔 1300 公尺的大分?我看著 C 寄給我的裝備檢查表,差不多全部都得去採買,登山用品店是另一個神秘的境域,需要抓緊錢包指引迷航,值得另外闢文書寫,此處暫且按下不表。最後我在 C 的幫忙下,手忙腳亂地收拾了一個 60 升的大背包,確定自己揹得動之後就出發了。 上山前一晚借宿部落協作員的家中,聽著原住民大哥講一些最近的山難事件,大家講得輕鬆,我聽得嚴肅,懷著山地麻瓜的心情,趕快記下呼喚祖靈的布農語(聽起來是 gu-la-s ,要唸六次,發音很像一道匈牙利牛肉蔬菜燉湯 gulasch ),還有呼喚母親(大地之母?)的 mu-mu ,也是唸六次,在祭拜的時候唸誦,接下來幾天才發現,哪裡等到了大分祭拜才 call out 山神,一路上我大概就呼喊到祖靈很想已讀不回了吧 ...... 從高處看瓦拉米山屋 第一天預定目的地是 13.6K 處的瓦拉米山屋,週日的瓦拉米步道人潮洶湧,會不斷聽到散步的人群驚呼「哎唷好厲害喔背好重要去哪裡」這種很喘的時候完全無法回答的問題,此時體力還不錯,因為覺得背包好重,所以一路加速奔到瓦拉米山屋,放下東西立刻沖涼去,瓦拉米山屋沒有熱水,想洗澡的話得趁身體還熱的時候一鼓作氣沖下去,吹風機這種東西當然也派不上用場, C 說大分山屋有太陽能供電可以用吹風機,但是我連洗髮精都不想背了,這幾天也順勢執行 poo-free 只用清水 / 冷水洗頭,天時地利水合,下山後發現居然不到一個月就 poo-free 成功了(不,不會油也不會癢)。 晚上煮了公賣局麻油雞泡麵當晚餐,採買的時候只覺得這泡麵在山上吃

Split-brim hat

名稱: split-brim hat 委託人:自己 線材: 上鶴 50% 羊毛混紡毛線,紫白色 針尺寸: 4mm 輪針、 4.5mm 輪針 製作時間:三天 編織圖: Ravelry 免費編織圖  以 4mm 針打帽子邊緣的上下兩針鬆緊編,平面編織,織到足夠寬度後(約六公分以上比較好看),接合換成 4.5mm 輪針開始環狀編織帽身。 原圖是沒有圖案的平面編,如果是粗線或是尺寸不大的小孩帽可能還不錯,但用細線配上大人帽尺寸,總覺得有點單調,於是找了一些圖樣打上去。 帽身扁扁的,不像一般的垮帽,是戴上後不需要刻意往後拉也不會蓋住眼睛的深度,本來打算在帽頂加上毛線球,後來發現這是冬日完美睡帽款式,就只加上辮子。 帶上大分戴了幾晚,最後給了常要待在山上的 C ,睡袋讓身體暖暖的,帽子讓頭髮熱熱的,也算一種生存之道。